宁波国企,正在招聘
1264 2025-05-14 02:10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相反: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会释放能量。光(电磁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灯光、霓虹灯光、激光和焰火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二、原子吸收光谱
不同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或者原子从激发态还原成基态)所吸收(或者释放)的能量不同,所吸收(或者释放)光的波长也不同,因此可以用光谱分析的形式检验某种原子是否存在,以及含量多少。依椐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检测方法,称为原子吸收光谱法。
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光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
式中,Eq:激发态原子的能量;E0:基态原子的能量;h:普朗克常量;v:发射光的频率;c:光速;λ:发射光的波长。
原子吸收光谱的吸收波长位于整个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属于线状谱。
连续光源和锐线光源:连续光源,一般波长范围较宽。最常用的是家里的白炽灯,从300nm到红外区。相对来说,锐线光源,谱线半宽度很窄(0.0005~0.002nm),是不连续的。如黄色的街灯,灯里有钠盐的蒸气,它发出2个不连续的波长:589.0nm和589.6nm。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元素,铅,基态原子,钠盐